l 科學頑童狂想曲

科學頑童狂想曲

這裡收集的都是我在佳禮中文論壇或其他地方寫下的一些東西。

04 六月, 2008

要马来西亚民族吗? II

巫统精心营造的虚假多元文化实际上是个单一文化霸权,除了中毒太深的乡民相信我们就有如旅游局广告和谐相亲相爱的手足同胞,其他的都算清醒。

至少,清醒的你还会质疑马来西亚的文化多元性。不是要否定我们真的有不同的种族,马来西亚是有很多不同的种族。只不过在马来西亚的政治气候下,文化多元是政治正确,是假像,是幻影。

一直有人在和你说,我们华人一直被人欺负。是啊,没错!

政府不是整天找藉口不开华小吗?
政府报纸不是炫耀华小有一百万捐款吗?(只不过它不跟你说其他小学有更多。)
政府给马来人津贴,马来人借的是永远不用还的钱,政府还给马来人很多很多好处!

你很不忿,这里的生活很痛苦。为什么我要面对这样的待遇?这样不公平!

我只能说,这些不公平的事成因极多又不单纯,这些不公平的待遇断不可能仅仅是马来人恨你。因为马来人恨你,所以他对你不公平。事情这么的简单吗? 不可能的事。

政府却是要你相信马来人是这个国家的主人。马来人将会主导一切。

政府一面用观光广告用力售卖我们的多元文化,一面用教育报纸电台催眠我们,要全世界甚至是我们自己都情不自禁地相信马来西亚真的是多元文化国家人民整天都是好像哥哥弟弟一样抱着睡觉的。

政府最厉害的杀手锏:马来西亚的社会契约。政府会告诉你,你在马来西亚的日子是一场交易。简单的交易。政府告诉你,五十年前马来人让你在他的土地生存。政府告诉你,你要听话,你不可反抗,你不可以违背契约,今天马来人有这些特殊地位全部是因为一场交易。

这是政府在 Biro Tata Negara 的爱国教育。

这些是政府告诉你的。

你不能怪那些 BTN 的教官在课程结束的深夜中烧掉问答卷。(不要到处乱讲。SB 会抓你的。。。)

滚你奶奶的政府!为什么?

因为那个杀手锏是个白痴推论。政府连谁是马来人都搞不懂。

联邦宪法如何诠释马来人?马来人是穆斯林、讲马来话、遵守马来习俗。也就是说,15 世纪以前未信奉回教的,都不是马来人。政府告诉你,15 世纪前后马来人是突然 po 出来的。。。

政府万岁!!

这个政府只会骗人。不是的,政府不会骗人。骗人的是一个霸道、瞎眼的政商结合体。

今天,只要人一提到关乎我们的身份问题时,我们就会自动当机。我们就失去思考的能力。我们都对这样的课题存有阴影。你会担心这马来西亚民族是不是又是一个幌子?

你害怕。你怕没有根,你怕失去自己的文化。你特别害怕失去说华语的能力。马来西亚民族会让你联想到同化。你突然变成了马来人。

我不怕。我不怕失去我的中国根。我不怕失去我的中国文化。

马来西亚文化是全部马来西亚人的文化综合体。马来西亚文化符号象征的是这些日子来自不同世界区域的马来西亚人的文化的合体。

我没有中国文化。我没有这个包袱。我迎以为傲的,是我的马来西亚文化。它是不完整。我感到悲哀,它或许只不过是一场梦,它几乎不存在。

我希望有一天,马来西亚人都能说三大语言。华巫印。不是华巫英。英文是自然要学的,学英文完全是题外话。

因为华巫印是马来西亚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不敢渴望马来西亚人都会全部原著民语言。我不敢。

我只敢发梦。我还有多一点点勇气写出来让你来耻笑我是个幻想者。

标签: ,

26 四月, 2008

国语。马来西亚民族 (二)

我们的祖先南迁不是什么历史宿命,我说祖先们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离开抚育他们的土地。他们离开了祖国,南下番岛,随着跟着带来的对祖国的依恋、外国势力的 侵略让他们深感耻辱,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感到焦虑、担忧,另外在陌生土地上经济层面的生存挑战,他们必须为平复这这些复杂的情感,这些足以让中华民族瓦解的 情感中寻找归属。归属在哪里?我觉得,就是延续了三千多年悠久中华历史才能有的优越感。这是自然不过的事。

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已故 R.Sani 文章中意识到马来民族同样面对跟我们南迁祖先相似的焦虑,同样面对马来文化受到国外势力侵略而深感耻辱。独立后有心人善加利用这样的民族耻辱,透过政治去 强化马来民族的危机感(先别论国阵邪恶的隐性议程),而他们同样要寻找出口以宣泄这些复杂情感。在哪里?我觉得,就是象征崇高马来民族的马来王朝历史。

是的,马来王朝只有‘区区几百年’,不比其他王朝悠久。可是文化这种东西,真的有谁比谁优秀的说法吗?有的,我记得法西斯就是认为他们是世界最优秀的人 种,不过他们给文明带来了什么??? 或许我无法说服他人,我只能坚决的拒绝 ‘我的文化最优秀’ 这种可怕的种族优越感。

要说阴错阳差,命运,缘分还是你喜欢怎么称呼都好,我们就是走在一起了。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还有许多我们未听过、陌生的人就是走在一起了。我说走在一 起,指的是我们的祖先选择在五十年前独立、立国。这不是真的自由,它是具有自由、独立这些崇高理念的意义。它可贵的地方在于我们有了一个法定领土、一个清 晰的国界,一个有主权的国家。这地方有的是人,形形色色不同文化的人,而我们决不会对文化冲突感到陌生的了。

所以有人开始提出‘马来西亚民族’这个概念。我是认同的。可是我们有个大问题:马来西亚民族是什么?

因为这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这个叫马来西亚的国家存在,这民族也就存在。国亡、族灭。最近读到一篇“民族主义与民主”个人觉得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王绍光教授写有一句十分精辟的话:

虽然实现这个目标(注: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民族主义)并不要求人们完全放弃他们自己的种族或文化认同,却有必要塑造一种含盖面与国界吻合,包容境内一切种族和文化群体的认同。

我觉得马来西亚民族就该是这样子。

之前我呼吁为了‘迎接新的马来西亚民族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中华民族的身份’。或许我应该说:

''迎接新的马来西亚民族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象征中华民族身份的优越感。''

我要学习抗拒单一族群文化优越感,尤其是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我要抗拒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那一种撮撮逼人的优越感。

++++++++

回到‘马来文化是国家文化的轴心’。

说法有两个:

我会有这样的说法,因为安华的演讲完全印证了这一点。就连安华本人,也不会放弃捍卫马来人特殊地位(宪法应许的)。我听到,友人听到,有机会我会询问陈亚 才老师他有没有听到(顽童见到他但没打招呼)。官方甚至网络媒体为何不说?我不知道。我们回看马来西亚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马来文化确实是国家文化轴心, 因为它是政治正确的。可悲但确实如此。这其中有许多争论,最主要的当然是宪法没有规范马来人特殊地位是什么东西。特殊地位可以是全部东西。

另外一点就比较单纯。因为这是政治现实。DAP 有反对马来语成为马来西亚国语吗?没有,它要求其他语言受到保护,它没说国语不能是马来语。

p.s. 括弧内蓝色斜体字是我自己的补充。


以上是回应论坛留言。

标签: ,

国语。马来西亚民族 (一)

你能接受有一天我们华人可以很自然地用马来语/国语闲聊。你会觉得别扭吗?国语未成为通用语以前这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安华在 Kelab Sultan Suleiman 的演讲说明了我们须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

以 前我们是在捍卫心目中优秀的中华文化。我怀疑这是否已成了我们的心理包袱。华团和华社民间组织如董教总要我们一昧捍卫单一族群(华人)的文化。现在我尝试 说服我自己,我去支持华小和守护义山并不是在捍卫华人文化。提倡华文教育可以是提倡国家三大语言之一,守护义山可以是保护国家文化遗产而不仅仅是在捍卫某 一族群文化。

或许安华应许的真是一个和平公正的宏愿,可是它仍然是以马来文化为轴心的马来西亚民族,是立国的基础。我一直很想说服我自 己,让我自己相信有天我们马来西亚人真能不分种族的生活。不过我承认我是失败的。马来文化必须是马来西亚民族的轴心。这里我们应许其他文化都能自由发展, 可只要从语文教育一点就能看出这事何等艰巨。

具个例子。为了让马来西亚语成为通用语,我们须让孩子在小学就接受这种国语教育。我们要更透 彻而不是现在这样不汤不水的国语教育政策(说她不汤不水因为华小生包括小弟的小学国语水平曾是极差的,连沟通都成问题)。这是足以让‘华小变质’的政策 (套句董教总的说法),董教总至华社整体能接受吗?董教总能不反对吗?我们大家都在捍卫族群权益,而同时我们抹杀了马来西亚民族共同语言,各族群都无法沟 通。仅从捍卫民族权益这么一点来看,巫统和董教总是同出一辙。

周遭不少年轻友人不爱和政府打交道的原因是‘里面的都只会说马来文’。这着 实让我困扰很久。这不该是我们的 lingua franca 吗?表面上华社圈子透过诉诸维护民族文化论述去抗拒同化政策,但我以为这不是真正的本意。其实华社是拒绝放弃中华民族身份,仍然‘心悬大中华民国’。

和 许多独中朋友交流的观察中,我推测我们许多‘马来西亚华人’都坚信华语是捍卫民族文化、与民族身份认同断不可分割。姑且不论巫统那一套纯粹是强制同化的文 化霸权论述,就算换一个政权提出强调包容和尊重多元、划时代的马来西亚民族主义,要我们一时之间‘弃旧迎新’是绝对痛苦的事。这是尊严问题,我们在捍卫中 华民族文化时自然的将许多标签为‘他者’甩掉。华社在思考这个尊严问题时有一大前提 – 那就是华人的地位和未来。是仅仅华人的未来,不是活在马来西亚全体人民的未来。

迎接新的马来西亚民族的诞生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中华民族的 身份。因为我们绝大多数华社成员,包括华团和华社领航者董教总很自然地为‘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三者之间划清界线,‘自己人’和‘他者’之间是 分得非常清楚的。这个叫马来西亚的国家里,我们没有在这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发展出一个强烈的马来西亚民族认同感,故此我们是很不稳定的群体。这也是我们很轻 易地用肤色和语言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分门别类的原因之一。

抛弃种族政治意味着我们的前路是条未知路,而我们就是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

早前有这么的一句话:
有一天这里不同种族的人民互把各自的问题当成是自己的问题,这国家就有救了。


+++++++++

这是贴在国华部落格中的一段留言

标签:

23 三月, 2008

选民的自我诊断 - 选后忧郁症

马来西亚历来的惯例是这样的。在过去五十年里国阵的所谓族群代表把国阵包装成个别族群的代表,而族群代表就各自为‘自己的族群利益’协商和争取利益。国阵里只能有单一族群的成员党向人民喊话,因为他们的党是唯一的族群代表。国阵的模式不允许两个成员党同时争取一个族群的代表权。例子 a 1969 年民政陈志勤开出加入国阵的条件就有马华必须脱离国阵这一项条件。 例子 b 民政不曾自称是马来西亚华人的代表,自封为华人唯一代表的政党只有马华巫统和国大党也是如此。

问题是这些族群代表并不真的代表各自的族群。

这些族群代表拍对了马屁,讨好国阵最高领导,或者有某些符合最高领导口味的才华才受到垂青,直坐直升机官拜高层。这些族群代表不一定得到各自族群基层的支 持,另外他们在党内的地位也未必会因最高领导的直接拣选而有三级跳的跃升。Zainuddin Maidin 突然出任部长到败选后蓦然隐退是一个例子。马哈迪从 ABIM 中选出的安华在其巫统政治生涯是扶摇直上后掉到谷底。这是说只要人在国阵,就摆脱不了这种罔顾民意的升官模式。

这培养了一批民间出身,却跃升成自肥的政治统治阶级。因马哈迪在二十年间对司法的破坏,摧毁我们那仅仅的三权制衡。这让行政膨胀和那些的政治统治阶级和朋 党继续独吞国家财富。所以,国阵为‘三大民族阵线’是精心包装后的掠夺者。国阵一向来就是如此,我们只能让国阵走向倒台的一条路。这里不提国阵干过若等蠢 事,因为失败的多元族群政治方程式和长年披着族群代表狼皮下的国阵是个政治破产的联盟。我认为国阵不会改变,她只有倒台。

在野党呢?

是的,在野党也不是没有问题。在野党签了民间发起的人民宣言,她们又如何?

人民阵线的结盟本身就有问题。这个结盟是政治生存考量下的结晶。这是权宜婚姻。为了生存和争取最大的政治资本才走在一起。人民阵线在选前的选区候选人上阵 ‘闭门协议’中,这个松散的联盟就自己就分好选区上阵,确保不会因三角战而肥了国阵候选人。这是现实考量而做出的决定。从人民阵线在选后的表现来看,显然 她未就选后接管州政府做好准备。雪州和霹雳州政府的风波不比巫统在玻璃市和丁加奴的巫统内斗。后者是巫统党内不合,而前者的表现不仅仅凸现出联盟内和各别 政党之间的不协调。这些事件充分显示出人民阵线内,至少某些成员党仍将自我政党利益摆在马来西亚民族建设和宣言中提倡的普世价值观之上。

我们不敢问,到底我们要有能力胜任工作的州行政议员还是要按中选选区多寡来硬性规定我党要有若干人数的 exco? 大臣或首长必须让联合州政府的多数党的党魁来做还是力者优先?这个联盟的成员党,尤其是民主行动党,他们重视自己党的利益大于追求恰似遥远不切实际但十分重要的马来西亚民族建设。有人批评民主行动,因为她是不折不扣的机会主义兼民族主义者!

这是因为人民阵线是个权宜婚姻,我不该期望她的成员党会‘立即’推动塑造国族的社会大工程,而可叹的是修补破裂的族群关系想来不会成为人民阵线的政改目 标。因为放下三党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要比暂时的政治妥协来得困难,人民阵线从来没有构思过马来西亚民族的概念。三党的竞选宣言没有碰触这个课题,这个不是 政改而是远为复杂影响深远的国族重塑。如何概念化这个团结和认同国家主权、认同君主宪制和联邦制的新国民身份,如何确保各族群在转型过程中不会将国民塑造 视为侵犯族群权益,如何透过行政在公平施政下实践它?这场大选成绩,是人民阵线妥善的掌握人民反国阵的情绪,在口号和承诺的衬托下阻止国阵的侵蚀。人民阵线并没有让她那绝大多数的支持者意识到拥护马来西亚主权的马来西亚人才是我们的未来,因为没有人在讨论这概念的理念根基,甚至连国族的先决条件还是很模糊不清的。我们是在厌倦国阵的谎言下投下反对票而已。

现在她将面对巨大的考验。在饱受国阵通过媒体喉舌的抹黑和攻击(尤其是 utusan malaysia 和 berita harian)下人民阵线如何突破媒体封锁去传达宣言中不以族群作考量的均分国家财富、扶持弱小和边缘化的社会阶级等政改。这些或许是马来西亚民族的前 提。人民阵线中的成员党受到人民的委托,今天这就是她们实现承诺、完成使命的日子。我认为,她首先不能做的事,就是迷失在自党的利益而强化党与党之间本来 就存在的矛盾。才不过两个礼拜,我们就见到族群自我保护的刺猬,为了官位不惜伤害自己的‘盟友’。对此我自不感惊讶,因为这个本来不是一个建立在共同憧憬 才走在一起的阵线。这是现实的政治。他们还没有交待清楚,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让你和我接纳非同一族群的‘异己’为‘同胞’。

那些憧憬太遥远了。我说些我们能做的。从华裔的身份出发,我呼吁马来西亚民族,就不能单是阅读‘自己的华文报纸’。阅读‘异族报纸’就是一个开拓者该有的 表现。国阵完全抓住我们的种族个性。因为她知道华裔从来不看国语报,他在国语报中煽动、诋毁,我重复 - 光明正大诋毁和制造族群分裂、制造马来人民族优越并允许仇视非马来人的‘报道、评论和分析’。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不看,所以我们无能为力。而华语报纸整 天在粉刷太平。把同一天的报纸作比较,你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如此的大,完全的不兼容。在马来西亚,不同语言的报纸对同样一个事件的报道,会呈现出截然 不同的情绪。例子:Utusan 报道槟州‘沦陷’,马来人会因为‘华人’首长而遭殃,马来人会因为废除新经济政策而被赶入大海。而我们马来人要站起来,我们要来捍卫我们的主权。。。 。。。华文报呢?你来告诉我吧。

这就是我们不能突破的。

今天,我期盼现在的这个国阵在未来民主政治里面是没有市场的。我们不再需要三大民族阵线,我们要拥护的政党,不单在宣言也实际上真正顾及全马来西亚人民, 追求马来西亚身份认同。他们要有能力解构国阵神话和塑造新的政治语言和让马来西亚民族成为我们的身份象征。我们要确实告诉这个在野的人民阵线不落入巫统同 样的迷思。我们要确保自己,不要因反国阵而盲目让人民阵线走回国阵的老路。要确保人民阵线中的成员不继续标榜族群认同。她们不能是族群代表,因为他们是马 来西亚人民代表。我们要确保她们这么做,因为没有成熟的选民由下而上推动这些人民代表,他们会走回老路。在体制不健全封闭又封建的马来西亚,煽动族群情绪 兼分而治之是最容易捞取政治资本的手段,而突破的动力唯有来自民间力量。

标签: , ,